7月23日,佛山市禅城区园林工人在亚洲艺术公园的小湖中投放了200条以蚊卵及蚊幼虫为食的鱼苗,旨在通过生物防治方式降低蚊虫繁殖率,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。次日,在亚艺公园再度投放4000条“灭蚊鱼”,同时在中山公园也投放了1000条。
许多网友对“灭蚊鱼”的身份感到好奇。“灭蚊鱼”实际上指的是食蚊鱼,原产于北美洲,早在上世纪初就引进到我国。这种鱼适应环境能力强,有研究数据显示,一尾饥饿数天的雌食蚊鱼一天内能捕食438条蚊幼虫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发布的文献显示,食蚊鱼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,食谱广泛但特别爱吃蚊虫,最喜欢吃刚羽化的成蚊,其次是蚊虫的幼虫和卵块。
食蚊鱼已经在珠三角地区繁衍生息并站稳脚跟。它们耐污染、适应力强且繁殖能力高,对消灭疟蚊及其他蚊子幼虫有一定作用。然而,食蚊鱼也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,专家指出即使其在当地存在多年,也不应随意投放扩散。多家网购平台上有食蚊鱼售卖,一些网友晒出的照片显示,食蚊鱼体型较小,且能够有效清除水面聚集的蚊子幼虫。
青海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